>

习俗

1、南昌风俗尤其自身鲜明的特色,无论是节庆时日,还是婚丧嫁娶,都体现了农业社会的特征以及农耕文化的内涵。主要包括“年节习俗”、“生活习俗”、“信仰习俗”、“游艺习俗”等四个内容。


(一) 年节习俗

2、年节习俗是随着季节、时序的变化,在人们生活中所形成的约定俗成的现象。在南昌,传统过年的习俗既有南方的一般特征,又有其鲜明的地区特色。南昌民谚“过了二十四,天天都十年”,说的是南昌人从腊月二十四就开始过年了,一直到正月十五过完元宵结束。

3、传说这是从秦始皇修筑万里长城时期开始的。当年秦始皇在全国征集了大量的民夫去修万里长城,传说临近腊月有人向秦始皇提出要让大家回家过年,得到同意后大家便纷纷启程回家。

4、由于路途的远近不同,民夫启程的时间不同。南昌籍民夫在腊月二十四日以后陆续到家,望穿秋水的家人再也等不急大年三十,就以亲人抵家团圆的那一天为“年”。南昌人称之为“团年”。至今如南昌县的黄姓(腊月二十五),熊姓(腊月二十六),胡姓(腊月二十七),万姓(腊月二十八),高姓(腊月二十九)等村落或家族仍保留这种过年的方式。

5、过年是家家户户都有一种习俗是不可少的,那就是祭灶。祭灶的风俗,实际上起源于古人对火的崇拜。周代的天子“天祀”中,就有祀灶一项。当时允许平民百姓也立一祀,“或立户(门神),或立灶(灶神)”。可见远在先秦时代,灶神就是人们崇拜的重要对象。

6、农历腊月二十三之前,家家户户都要准备好祭灶的用品。祭灶很有讲究:腊月二十三是当官的人家祭灶,二十四是平民百姓家里祭灶,二十五这天是渔民家里祭灶。古时候南昌人祭灶只有男子参加,忌女子祭灶,反映出封建社会重男轻女的一面。

7、对于拜年,南昌人也是很有讲究的。南昌流传着“初一的崽,初二的郎,初三初四女看娘”的说法。初一儿子给父母拜年,幼辈依次向尊长叩头拜年,尊长又率幼辈向左右邻居贺年。初二女婿给丈母娘拜年,初三女儿回了娘家要给邻居们分糖饼,体现邻里融洽关系。

8、过去,南昌人拜年携带的礼物也很有特点,一般亲朋走往,以厚草纸包裹“海参饼”、“牛舌头”,“绿豆糕”等糕点,辗转护送,谓之“换茶”(谐音“茶”为“财”),意喻:把对方的财运换回家。

9、南昌人把正月初五定为“财神爷”的生日,商户从年初一那天闭门休息,初四晚三更以后,便提前给“财神爷”供上一对活鲤鱼和羊头,它是“利”和“银洋”的谐音,去发财致富之含义。初五凌晨燃放爆竹,摆设香案,点着大香烛,供着三牲酒肴,老板或其代理人磕头膜拜,烧财神利市,盼望在新的一年里招财进宝。

10、在过年期间,正月初七是很重要的,南昌民谚“上七大似年”。南昌百姓认为:初一为天日,初二为地日,初三为水日,初四为火日,初五为木日,初六为金日,初七为人日。传说女娲造人就是在初七,因此每逢这天,家家户户都要热烈庆祝,往往比大年三十还热闹。

11、南昌人重视过初七,还有一层意思,就是普通百姓过完初七就算过完年了,要赶紧忙农耕。初七这一天家家户户要吃糊羹(糊羹是用七种带叶子的蔬菜和米糊做成的),民谣说:“吃了初七羹,妻子上田埂”。人们还认为吃了糊羹,象征步步高。

12、正月十五是一年之中第一个月圆日,古称“上元”,夜谓之“宵”,“元宵”便由此得名。元宵节还有张灯观赏的习俗,因此也称“灯节”。南昌人“闹”元宵这一天,从洗马池、中正街、府学前、瓦子角、铁柱万寿宫到西大街一带,到处锣鼓喧天,观花灯、蚌壳灯,舞板凳龙、舞狮子,敲得胜鼓、跑旱船、猜灯谜等等。入夜之后家家户户灯火通明,门前都要挂起彩灯,各种灯笼大显身手。

13、春节过后,公历四月五日前后,便是清明节。它是我国农历的二十四节气之一。这时候,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气温转暖,万物萌发,让人感到格外清新明洁,因此叫做清明。这一天又上坟祭祖之俗。人们怀着沉重的心情纷纷前往墓地,剪除荆草,供上祭品,缅怀逝去的亲友,表达对亲人的追思和怀念。

14、五月初五为端午节。“端”和“初”同义,“五”与“午”谐音,所谓“端午”,也就是“初五”。端午节,源于纪念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楚国的爱国诗人屈原。屈原杯楚怀王流放以后,秦国攻陷楚国郢(yǐng)都,屈原忧愤交加,于公元前 278 年农历五月五日投了汨罗江,以身报国。后人敬仰和怀念他,便把他投江这一天,定位端午节,年年纪念,代代相传,绵绵不息。

15、端午这天人们盛行吃粽子(一种把糯米等包在菰叶里煮熟的食物)。粽早在春秋之前就已出现,起源于端午节祭祀龙或伍子胥的祭品,楚人为了让投江过世的屈原遗体不被鱼类所食,就以粽子投江喂鱼,另说则是直接以粽子祭祀屈原的亡魂。到了晋代,粽子成为端午节的节庆食物。粽子作为中国历史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之一,传播亦甚远。日本、越南以及华人聚居的新加坡、马来西亚、缅甸等地也有吃粽子的习俗。

16、端午划龙舟在南昌早称习俗。从农历四月底便开始筹备,俗称:“初一划,初二歇,初三初四划到节”。过去南昌的龙舟竞赛多在南郊施家窑附近的赣江举行,这里河面辽阔,浩瀚无垠,居高临下,可俯览全景;岸上旷地高宽,可容万余人。除此,南昌端午期间还有插艾枝、拜河神等习俗,以求平安。

17、相传农历七月初七,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日子。每到这一天,天下的喜鹊搭成一座鹊桥,他们才能相见。这个美丽的传说始于汉朝,“乞巧节”也由此而来。这一传说代代相传,各地区都有不同的传说故事。

18、神话传说中的织女,是天上神仙世界中的巧妇。传说她芊芊玉手,飞舞金梭,能织出彩霞般的锦绣。妇女都希望像妇女那么手巧,所以在七夕傍晚,她们扫净庭院,沐浴更衣后,家家门口都摆上香案,奉上七杯净水,供上香花瓜果,纷纷展示自己所做的绣花鞋、鸳鸯枕、石榴裙、虎头帽、香荷包等女工,包括手剪的各种窗花、鞋花,及工笔画等,满街恰似一个女工技艺博览会。

19、南昌古时有“丢针卜巧”的风俗。农历七月初七日中午,女孩子用小瓷盘装一点水放在太阳下,把针浮在水面上。如果水底出现刀剪形的影子,表明善女红;如果出现钻杵形的影子,表明笨手笨脚。实际上这是一种乞巧游戏。

20、南昌还有的地方把农历七月七日称作“女儿节”,每逢着一天,人们就要把出嫁的女儿接回家来。在南昌新建县一带,古时候七夕这天要把全村庄的雄鸡宰掉,因为没有雄鸡报晓,牛郎织女就可朝夕相守,不再离别;在南昌安义县一带,百姓白天不猎禽鸟,半夜三更起床,两眼注视天空,观赏星象,讲述有关牛郎织女的故事。

21、农历八月十五,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。这天恰值三秋之半,故名“中秋”(三秋:七月为孟秋,八月为仲秋,九月为季秋)。关于中秋节的来历,民间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,其中最有影响的大概要数”嫦娥奔月“了。

22、每逢中秋之夜,人们都要设瓜果、月饼、柚子等于庭院,观赏明月和桂花、秋海棠等。也有游人于中秋之夕泛舟于抚河之上,或聚集在南昌西湖高士桥上赏月。在拜月时,男子是不能参加的,因为月宫里的嫦娥是位女子,男子是不能给女子下跪的,反映了封建社会”男尊女卑“的思想。

23、中秋节亲人团圆,也称“团圆节”。中秋这天,南昌一带百姓都用月饼招待归家的亲人,月饼也称为“团圆饼”,到了晚上,全家人一边赏月,一边品尝月饼。如亲人在异地,合家望着月亮表达对异地亲人的思念之情。宋代大词人苏轼为怀念弟弟曾于中秋写下了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”的名句。

24、农历九月初九为重阳节。在古代,人们将“九”定为阳数,两九相重为“重九”,两阳相重,故名“重阳”。在重阳前后,人们在绳经塔、滕王阁等城郊沙丘登高寄兴,携眷邀友挎着盛有茱萸(茱萸别名叫“辟邪翁”)的布袋,手拿三角形彩色纸旗,帽沿插着菊花,饮着菊花酒,吃着重阳糕,欣赏着秋色,寄托远离秽浊、身康体健的美好心愿。


(二) 生活习俗

25、在南昌生活习俗中最有特色的是招待客人的方式。南昌人喜欢用三个蛋一碗面招待客人,如果是受宠的外甥来了,舅舅还会在里面加一只鸡腿;如果客人进门主任给他吃了两个蛋,那就表示这家主人不欢迎他到家里做客,客人若遇到这种情况就会吃一个留一个,表示以后不再登这家人的门。

26、南昌有一道最具特色的菜“藜蒿炒腊肉”。藜蒿是生长在鄱阳湖边上的一种野草,其茎可以吃。据说这道菜最初是明代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,由朱元璋所发现的。藜蒿的季节性很强,南昌民谚:“三月藜,四月蒿,五月当柴烧”。意思就是三月是吃藜蒿的最好季节,四月成蒿杆,到了五月份藜蒿九只能当柴烧了。

27、江西人走到外地总被称为“江西老表”。传说朱元璋当年逃难到江西,深受重伤,昏迷在路旁,是一位过路人为救他,将自己身上的肉割下来熬汤给他喝。朱元璋康复后对救他的人说:有朝一日我真当上皇帝,你可以到京城来找我。老农说:你真当了皇帝又怎会想起我。朱元璋说:你就说你是我江西的一位表兄就可以了。

另:关于江西老表的由来,并没有统一公认的说发,还有几种说法如下:

  • 南怀瑾在《论语别裁》中写道:“江西人称‘老表’,是最亲切、最好的称呼。其由来是古时候战乱,江西人很多移民到湖南,许多年后,年轻的后代,还回到江西扫墓,而留在江西的后代子孙,以为是祖宗坟墓被他人误祭或盗葬,次年预先守候,两方相见,论起家族上代渊源,认出是表亲关系来,而称‘老表’。这个‘老表’就说明了宗法社会对血统、家族的重视。”
  • 明朝建立时,湖南的长沙附近由于洪武屠湘而一片荒芜,大批江西人迁入湖南。后来在明清之际又有大批江西人迁入,甚至有些地方十户之八九来自江西。后世湖南人认为江西是他们的父母之地,江西人是他们的亲戚,于是把江西人叫做老表。此即江西填湖广的相关传说。

28、朱元璋称帝后,有一年,江西大旱,农民交不起赋税,大家就提议者为老农去求皇帝减少赋税。老农去了京城,被看守城门的衙役拦住,老农对衙役说“请你禀告皇帝就说他江西的老表来了”,果然,朱元璋接见了老农并减免了江西当年的赋税。这件事传开后,外地人都爱称呼江西人为“老表”。“老表”一词反映了江西人正直、善良、诚实的性格。

29、旧时南昌常见使用的土车有几种:
鸡公车,又名羊角车,俗称“土车子”。

  • 车身高、轮大,左右有平板,可载货,配上车椅亦可以乘人,为羊角车;
  • 车身矮,轮小,为鸡公车,宜载笨重或体积大的物品,如载柴草稻麦等物,堆积物挡住视线,只能倒拖着才能行走。
    故南昌民谚:“顺推羊角,倒推鸡公”。

就还有一种是叫“板车”,有长长的载重板底,推杆变成拉杆,有四个木质轮子,无辐条。可以负载很大重量,适合拉运大型货物比如粮食,稻谷等。可以人拉也可以牛拉。它的样子长下面这样:


(三) 信仰习俗

30、信仰习俗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心理现象,是人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情感和心理体验。南昌人最信奉的是许真君,并以许真君为自己的保护神。包含南昌人在内的江西人,不管将生意做到何处,不管迁徙到何方,总不忘修建供奉许真君的万寿宫,并以它为江西商会、江西同乡会所在地。

31、南昌铁柱万寿宫,始建于西晋怀帝-永嘉六年(公元 312 年),初名旌阳祠,它坐落于漳江码头的广润门内,以许真君铁柱锁蛟,治理水患而闻名于世;西山万寿宫,始建于东晋宁康三年(公元 375 年),是南昌人信仰、祀奉这个“江西神”治水功迹之地。其前身为“许仙祠”,传说是许逊在江西根治水患后,修炼成仙“拔宅飞升”之地,“一人成道,鸡犬升天”典故出自于此。

32、每年的农历八月初一许真君生日,万寿宫举办庙会,村民们预先斋戒沐浴。“善男信女”们组织朝仙队伍,人们摆香案迎接真君。进香及游览者日达数万,盛况空前。如今,朝仙之俗犹存,西山万寿宫已成为著名的观光游览胜地。在绳经塔每年都举办类似庙会的“金秋经贸文化艺术节”等活动,深受广大市民的欢迎。

33、南昌人尚佛。始建于南朝梁天监年间(公元 502 - 519 年)的佑民寺,曾经是禅宗著名高僧马祖道一弘法师道场。寺内有一座巨大铜佛,为南昌一大宝。谚云:“南昌穷是穷,还有三万六千铜”。南昌人对该寺极为看重,夸大其辞云:“先有佑民寺,后有豫章城”。


(四) 游艺习俗

34、游艺习俗是民间各种娱乐活动的总称,它包括民间歌舞、民间戏曲与曲艺、民间竞技与游戏等文化娱乐活动。南昌最具特色的民间戏曲,是南昌采茶戏,如“四大记”:《南瓜记》、《鸣冤记》、《辜家记》、《花轿记》。南昌老小都爱看,也能哼。”哭不死的梁山伯“,”杀不死的蔡鸣凤“是对南昌采茶戏常演剧目的谑语。

35、“南昌道情”是南昌茶楼、酒馆常有的民间说唱曲艺。起源于清乾隆年间,清末传入南昌城。最初由演唱者一手敲简板,一手打渔鼓,边打边敲边唱。后来经过民间艺人加工和改进,构成了“三响”,即加入一面钹(bó),在拍打道情筒的同时,用棍棒打竹筒和钹,发出三种不同声响,丰富了伴奏效果。南昌人称“南昌道情”也俗称“一打三响”。

36、南昌清音在清朝中叶就已盛行,曲调丰富,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。演唱者以女性为主,乐队伴奏多为盲人。其音乐以小曲为主,南词为辅。过去一般多为自由组合,在茶楼进行演唱,后逐步吸收了一些地方曲种之长,增加了简单的表演动作,创作出许多反映现实生活的曲目。

37、南昌民间灯彩品种繁多,舞龙灯与舞狮子比较盛行。一般对颜色很有讲究,南昌百姓素有“乌称霸,黄访友,红参师,绿学艺”之说。意指乌黑为霸,有墓冢无敌手之意,不服者可立即与之较量,亦可群起而攻之。

38、唢呐是我国民间吹打乐中的主奏乐器,在南昌是非普及。安义县湖乡素有“唢呐之乡”美称。新建县也有百支唢呐队伍活跃在民间。南昌人学吹唢呐特别有灵性,谓之“斗米胡琴担米笛,升生唢呐呜哩哇”。

39、“堵棍”是民间非常流行的一项体育娱乐活动。设备简单,随时随地均可进行。只要一根扁担或木棍,两人各持一端,以手掌或肩或腹部同时向对方顶,进则为胜,退则为败。另外,如举石锁、踢毽子等游艺活动也非常普及。

40、民间游艺式样繁多,棋类活动更是盛行,大多为民间自创。如南昌盛产西瓜,民间便自创西瓜棋,其形式是就地画简单棋盘,执石子数枚,双方对垒,施展攻防之术,颇得博弈趣味。此外还有田棋,鸡婆棋等民间棋类。


礼仪

41、礼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,仪是反映礼的形式。传统礼仪的缘自人类在长期的社会活动中,对大自然的感悟,其内容非常广泛,经历了漫长的传承与变异。其中人生礼仪占突出地位,它是传统社会维持人际关系的重要纽带,它实际上涵盖了人一生该怎么度过的问题,主要包括诞生礼仪,成年礼仪,结婚礼仪,祝寿礼仪以及丧葬礼仪等五个方面的内容。


(一)诞生礼仪

42、“诞生礼仪”是人生的开端之礼,婴儿的诞生,预示着生命有了延续。伴随着他(她)的成长,形成各种礼仪。种种礼仪都是向婴儿祝吉,希望他(她)健康成长,成为栋梁。主要包括:求子仪式、孕期习俗、庆贺生子三个阶段的内容,其中又以庆贺生子为中心。南昌民间有种种企盼求子的习俗,其仪式多带有神秘色彩。

43、在南昌西湖区孺子路附近处有一高士桥(因南州高士徐稚得名),上有石柱栏杆十二根,每年八月十五之夜,已婚妇女在未怀孕之前,相约或独行至高石桥上,待月至中天,便用手在高桥两旁的石柱上抚摸,甚至纳入怀中。据传如此这般便可生男孩。

44、清代刘一峰曾作《高桥行》诗一首,可展现当时人们拜月求子的盛况。诗曰:“高桥月明当夜半,千呼后呼女郎伴;传言拜月过中秋,便好生儿嫁石头”。现高石桥早已拆除,仅留下一条以“高桥”为名称的街道,这古老的求子习俗也被现代文明所湮没。

45、成语“种瓜得瓜”、“瓜熟蒂落”、“瓜瓞(dié)绵绵”等都与生育有关。民间以瓜象征子,在南昌农村,流传着“偷瓜送子”、“摸秋”求子的风俗。妇女极望生子者,乃潜入别人菜园内窃瓜,园主就是目睹,亦佯作不知,得瓜不仅象征已能生育,若回家剖食之,瓜子是双数,则是“弄璋”(生男),单数则是“弄瓦”(生女)。

46、在女儿怀孕将要临产的前一个月里,外公、外婆要给即将出生的婴儿送去冬夏衣服、鞋帽、坐桶、摇床等礼物,民间称之为“催生”,目的是传授育儿经验,表达美好祝福。所送的帽子上镶有银“寿星”,并绣有“福禄寿喜”四个字;鞋子上要有绣花,鞋头绣有“虎头”。求子习俗随着社会的进步已渐渐淡化,男女平等,少生优育的观念深入人心,新的婚育文化已取而代之。

47、婴儿呱呱坠地之后,有一系列庆祝仪式。第一项礼仪便是报喜。做父亲的要办“诞生宴”,并提着一篮煮熟的、染成朱红色的鸡蛋,放着鞭炮,向岳父母和自己的宗亲报喜。岳父母家接到报喜后,要招待女婿及客人,他们走时要回送母鸡、鸡蛋、红糖、挂面、婴儿衣帽等礼品。

48、婴儿生下的第三天,要给孩子“洗三”,它不同于一般的洗澡,礼仪非常繁复。主人请接生婆以樟枝、艾叶、黄连、葱蒜等中草药煎水,给婴儿沐浴。家人和亲友往盆里放鸡蛋或金银饰物,名曰“添盆”。洗罢将婴儿脐带盘于肚上,涂抹烧过的明矾,用棉花包扎好。有的家人还用两条红带系在婴儿双腕上,以期望其健康成长。

49、婴儿出生到一个月即“满月”,要行满月礼。行满月礼仪式时,外婆家要给小孩送去几乎全部所需生活用品。南昌俗称:“娘亲舅大”,体现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痕迹。同时,亲朋聚集,馈送礼品,如长命锁,上写“状元及第”、“长命富贵”、“五子登科”等,祝贺婴儿“满月”。

50、小孩出生一百天后要请客祝福,百日又称“百岁”、“百禄”,即百日的福禄、多福。婴儿称为“百岁儿”,含有祝贺婴儿长命之意。百日这天,主家宴请亲邻,贺客为产妇和婴儿祝福,并给婴儿赠送礼物。在婴儿的成长过程中,人们视百日为一个极点和新的起点。这天还请人为婴儿剃头,脑后留一撮毛发称为“百岁毛”。

51、孩子出生满了一年整,是婴儿第一个生日,称“过周岁”。除了大宴亲友外,还要“抓周” —— 在婴儿前面放置各种物件,任其抓取,用以预测孩子将来的志向。如抓了钱,则认为这个孩子将来会赚钱;如抓了算盘则说这个孩子将来会算账;如抓了文具、纸张,则说这个孩子将来会读书。

52、满周岁之后,每年要过生日,这天小孩吃一碗面、三个蛋,意味着小孩将来能连中“三元”(乡试第一称解元,会试第一称会元,殿试第一称状元)、长命百岁。初入学的孩子在启蒙时要“拜孔子”、“喝墨水”(预示将来文章满腹)、“爬楼梯”(以期步步高升)。“开笔”(少儿开始识字习礼)俗称“破蒙”,启蒙老师向孩子讲述尊师重教、孝顺父母的道理,以适应孩子心理成长的需要。


(二)成年礼仪

53、成年礼仪又称“成丁礼”,男性称“冠礼”,女性称“笄(jī)礼”,这是一个人步入成年的仪式,其中有不少教育内容。成年礼仪被视为品德修养达到基本完备的标志。此礼过后,刚成年者的言行要遵守成年人的义务和权利,只有具备孝、悌、忠、顺的德行,才能成为合格的社会角色,为社会作出贡献。

54、男子到了二十岁(称“弱冠”),要行“冠礼”。冠的本义是指“帽子”(音为 guān),后则兼指“加冠”(音为 guàn)。行冠礼仪式主要包括:筮日(选择一个吉祥日作为行冠礼的时间)、筮宾(挑选在行冠礼时替受冠者加冠的来宾)、挽髻(将发辫梳至头顶编成发髻)、加冠(由卜选出来的冠宾替受冠者加冠)、共饮旧式6、拜见母亲、命名、见兄弟及亲属邻里成员、酬宾送客等九个环节。

55、女子到了十五岁时,要行“笄礼”。笄,是古代妇女盘头发用的发簪(zān)。及笄,即女子把头发簪起,表示已成年。在传统社会中,头发曾受到特别的关注和崇拜,因此须发完整是男子、女子孝心的一种表征。

56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革,传统的成年礼渐渐衰弱了,但“礼”作为修身的规范,讲信修睦、律己修身、仁爱孝悌、敬老爱幼、尊师重教、自谦敬人,这些无疑是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精华。今天,面对传统礼仪,应分清什么是符合时代精神的,什么是封建落后的,我们要“取其精华,去其糟粕”,继承传统美德,建设现代文明。


(三)结婚礼仪

57、结婚礼仪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礼仪,是男女社会成员组成家庭的必然步骤,是人们用以规范婚姻关系的重要手段。中国婚姻由习俗而礼制、由礼制而法律,有一套完整的制度。由于婚姻关系而到家庭幸福、种姓繁衍和社会安定,因此有关婚姻的礼仪、习俗也就特别繁多。

58、封建社会的婚姻是“父母之命,媒妁(shuò)之言”的包办、买卖婚姻。以汉族传统婚礼习俗为例,自周代以来,婚姻就沿袭“六礼”之制,即纳采、问名、纳吉、纳征、请期、亲迎。几千年来,虽有变异,但嫁娶之礼基本便由这“六礼”组成。其中以亲迎形式最为丰富多彩。

59、南昌的婚姻习俗除了“父母之命,媒妁之言”外,还有许多礼节。男到 20 岁,女到 15 岁,父母已经发现有相宜对象,就开始“托媒”。一般由男家采取主动,并请媒人开始张罗。这个过程相当于“六礼”中的“纳采”(是议婚的第一步,意指男女双方采择成偶)。

60、男家先给媒人买鞋钱,即预付部分报酬,以后要陆陆续续给媒人送礼和请其吃饭。南昌民谚“媒人十八餐、餐餐用肉餐”。媒人从接受买鞋钱起,即开始履约去女家,经同意议婚,媒人便开始询问女家待嫁闺女的芳名和出生时日。这种仪式相当于“六礼”中的问名,南昌民间多将”问名“叫做”请八字帖“。

61、所谓“八字”,是指旧历中的“天干地支”所对应人的出生年、月、日、时。媒人用五行相克来推算男女双方八字是否相合。八字和好后,双方父母把交换来的“庚贴”用红纸写好,置于祖宗灵前香炉底下,如三天内全家平安,就取出帖子,请算命先生去合婚求签占卜。这个仪式又叫“卜婚”,相当于“六礼”中的“纳吉”,意指纳取吉利之礼。

62、通过占卜得到的可以合婚的吉兆后,双方都同意的姐这门亲事了,男家先向女家发“求允帖”,如女家同意,便发“回允帖”。接着男家就要向女家下聘礼,南昌俗称“过礼”,它相当于“六礼”中的“纳征”(也称纳币、纳财),意指确定黄道吉日下聘礼。男家送白银一锭,金如意一支,表示一定如意;女家回送茶叶、莲藕,代表女子从一而终。

63、订婚这天,男女双方都要办订婚酒,称“知宾酒”,目的是让亲友知道男女双方已定亲。接着,男方媒人将“龙凤帖”送到女方家,双方的婚事算是最后谈妥了。当然,按照现在的法律,《婚姻法》没有对订婚作出规定,只要男女双方自愿,依法到婚姻登记机关领取结婚证即视为婚姻成立。

64、婚期确定后,女家就要准备嫁妆,并择日发送。嫁妆主要有:盆、桶大小七个,漆红色,“七”谐音为“妻”,意为“妻生贵子“,其中马桶内放筷子(快生贵子)、枣子(早生贵子)、花生(龙凤胎)、红蛋(生男孩)。各种器具内放油:红枣、白莲子、南瓜子、绿豆子、红被子,取意”五子登科“。

65、对于整个婚礼来说,以上数礼还只算是前奏,婚礼的真正高潮是在迎新这一天,它相当于”六礼”中的“亲迎”(是新浪在傧相的陪同下到女家赢取新娘的一系列仪式)。旧时举行婚礼的头一天下午二时左右,开始上花烛贺郎,吹鼓手开始捶打。新郎要戴冠,向天地、祖宗、父母叩头,便开宴请客,喝贺郎酒。

66、新娘出嫁前一天,要向父母叩头,感谢父母养育之恩,然后束发开面。束发也叫及笄,就是将头发绾(wǎn)起,做成盘头插上花。接着开面,即用棉线把脸上的汗毛绞掉。这天晚上,女方的母亲和新娘要哭嫁,哭嫁的内容大都是母亲教女儿怎样做媳妇,怎样相夫教子;女儿主要感谢母亲多年的养育之恩。哭嫁一直哭到第二天花轿进门结束。

67、花轿到了男家,新郎掀开轿帘把自己的银簪插到新娘的头上,把新娘的簪子插到最的头上,此举叫“换簪”。这时新郎家的一群小孩拥上前去,用手中的苦楝(liàn)子迎面洒向刚扶出轿的新娘,这叫“去煞”。新娘下轿脚是不能沾地的,这时男家会在地上铺上麻袋(麻,孝顺;袋与“代”谐音),新娘踩着麻袋进入喜堂,男家代表铺着麻袋口中念道:“传袋、传袋,一代接一代”。

68、新郎、新娘进入喜堂之后,新娘要拜花轿,即向花轿的四方作揖,以感谢迎送;然后同新郎在一片喝彩声中一拜天地、二拜高堂、三拜父母、夫妻对拜和向宾客作揖。父母、宾客都要赏红包。拜毕,新郎用秤杆掀新娘的红盖头(用“秤杆”意指“称心如意”)。接着用盂盛饭加肉,让新郎新娘各举一箸(zhù, 筷子),谓之“孝顺饭”。一对新人并和交杯酒(古称“合卺(jǐn) 礼”)。

69、新人洞房花烛夜,特别热闹,即使宾客们闹得过了火,粗俗,男家也不能发火,因为“闹”是为了“发”,叫做“越闹越发”。南昌民间风俗认为,“闹房三日无大小”。除取乐、闹笑外,再就是逗新娘开口笑,因为新人之间未曾谋面,新娘难免害羞,亲朋来宾可以用各种方法逗趣,以营造一种和谐的氛围。

70、过去南昌“闹洞房”,“贺郎歌”的彩词非常有特色,这里我们来看一首:“一堆花烛喜洋洋,满堂宾客贺新郎,老者贺郎添福寿,少者贺郎寿命长,读书贺郎登金榜,作田贺郎万担粮。男扶栏杆女浆纱,满堂宾客笑哈哈。进入洞房花烛夜,一床锦被盖双虾”。

71、旧社会男尊女卑、重男轻女吗,早婚、纳妾与表亲婚、指腹婚、童养婚、转亲婚、典妻婚、冥婚等陋俗,是我国传统婚育习俗中的糟粕。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,一些婚姻陋习已经绝迹,但有的则仍以各种变化了的形式在社会上残存着,需要我们在建设新型婚育文化的过程中予以革除。


(四)寿庆礼仪

72、寿庆礼仪是人们关爱尊长、表述亲情的重要手段。“小过生日,老做寿”。所谓“寿”,通俗地来说就是指生命存在的时间和生命延续的过程。长寿是人生的一大追求,世上所有人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能够延续长久。寿庆礼仪的主要形式是“祈寿”、“祝寿”。

73、“祈寿”本事一种具有原始巫术色彩的行为方式,它通过借助某些想象的动作行为,满足人们渴望长寿的愿望,了却生命持久的心愿,如贴寿字,挂寿图等等。“祝寿”也是人们追求长寿理想、祈求延年益寿而产生的行为方式,与一般意义上的祈寿方式有所不同的是,祝寿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行为主体,那就是做寿老人。

74、按南昌传统习俗,年龄进入五十岁以后才举行祝寿活动,越到老年,祝寿活动的仪式也就越是隆重。南昌有句俗语:“三十五人晓,四十无人知,五十做一做,六十摆宴席,七十大庆贺,八十无信息,九十、百岁大摆席”。南昌民间认为“九”是一个吉利数字,它代表天长地久,而“十”是一个足数,又与“死”谐音,离“世”不远,十分忌讳,做寿是避“十”做“九”,俗称“过九”。

75、祝寿时,燃放鞭炮,儿子立于门前,迎接姐妹、亲友,收下礼物,接着致祝寿贺辞,晚辈依次向二老跪拜,并诵念“添福添寿,长生不老”或“福如东海,寿比南山”等简短祝语,有的还要喝寿彩、吹喇叭。亲友也纷纷上前拜贺祝福。寿星站立拱手还礼,接着吃长寿面、唱南昌采茶戏、照全家福。

76、祝寿完毕,即开寿筵(yán)。先吃寿面,南昌人读“面”总喜欢与“命”谐音,所以不管是谁家老人做寿,都要给来客敬上一大碗长寿面,以示同寿,即便是左邻右舍,主人也要去送一碗,以表和睦之意。席终尽兴而散。做寿老人要回礼,一般为寿碗、寿筷等。上世纪 80 年代以来,有的则兴起吃生日蛋糕,有的祝寿仍沿旧俗,但礼节从简。


(五)丧葬礼仪

77、丧葬礼仪是人生历程的最后一个仪式。一个人谢世之后,子女、亲友为其举行道别和安葬仪式,以寄托自己的哀思。南昌丧葬礼仪分为葬前礼、葬礼、服丧之礼。南昌民间对死者进行吊唁,叫做“白喜事”。旧时,南昌的丧葬,有一整套封建迷信的繁缛礼节,一般有举丧、守灵、入殓、出殡、安葬、关山、接七等几个步骤。

78、随着社会进步,现代人变厚葬为厚养薄葬,丧失从简是重大的观念更新。厚葬既来自灵魂不灭观念,也来自封建时代以“孝”为核心的伦理观。当代人对丧葬与“孝”的关系有了新的认识,认为厚养薄葬乃是“孝”之正道,重点是厚养。对长辈的孝敬应在生前,而非死后大肆铺张。


注:本文来自绳经塔下话南昌丛书之《南昌风俗礼仪》


如果你对我的文章感兴趣,欢迎留言或者关注我的专栏。

微信公众号:“知辉”

搜索“deliverit”或

扫描二维码